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交流 >> 正文
    • 学习交流

陈育宁:科学发展观与民主集中制

发布日期:2006-04-24    浏览次数:


——在2006年首期处级干部培训班上的发言

陈育宁

(2006年3月17日·根据录音整理)


今天我讲的题目是:科学发展观与民主集中制。讲这个题目,是基于领导干部的职责和修养来考虑的。首先,发展是第一要务,是领导干部的首要职责。怎么发展,树立什么样的发展观念,对我们非常重要。其次,执政为民,是领导干部的基本要求。如何执好政、当好官,如何在班子中形成良好的工作机制,形成合力,发挥班子的整体功能,这里面大有学问。对干部来讲,不是说你走上领导岗位,就是一个合格的领导,还有一个认真学习、实践和总结的过程,不断提高自身的领导素质和执政能力。现就这两方面的问题谈谈我自己学习的体会:

一、关于科学发展观

党的十六大以后,中央提出了几个重要理念:第一,科学发展观;第二,构建和谐社会;第三,建立创新型国家;第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我体会这四个理念是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上的重要创新,反映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的客观规律和需要,体现了新形势、新条件下的中国特色。

(一)科学发展观的提出

从国际形势看,进入21世纪,世界竞争非常激烈,特别是一些大国,都在抓紧制定面向21世纪的发展战略,抢占科技和人才制高点,实际上也是各个国家包括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在内的综合国力的较量和竞争。经济发展不单纯看GDP,而更重要的是看谁发展得更快一些、更好一些。发展成为当代世界的主题,也成为当代中国的主题。当然,这就有一个发展理念问题。中国在世界上要争得自己的地位,必须加快发展,科学的发展,合理的发展。

从国内形势看,我国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带来了新的局面,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需要我们认真加以总结。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在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多样化、社会生活形式多样化、社会组织形式多样化、就业岗位和就业形式多样化的形势下,各种深层次矛盾日益凸现出来,如发展与人的关系、发展与资源的关系、发展与环境的关系等。我们党提出科学发展观,其根本着眼点就是运用现代化建设的规律、用新的思路实现更快更好的发展,从而少走和不走弯路,顺利实现既定的战略目标。

从党的自身建设看,我们党员干部队伍也出现了诸多的不适应。执政的能力、领导的水平、发展的理念,都与新的形势出现一些差异。党内也产生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些消极甚至腐败的东西逐渐滋生起来,从思想上、组织上和作风上严重腐蚀着党员干部队伍,影响着党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党同群众的关系。

我们党正是在正确判断当今国际局势、认识中国发展变化、分析党的自身状况的基础上,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的新理念。

坚持一切从国情出发,一切从实际出发,对国情和实际不能陷入盲目,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立足点。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发达”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最显著的特点,人口多,底子薄,生产力不发达,地区发展不平衡,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突出等,这是我国最重要的国情和最大的实际。温家宝总理曾经讲到看待国情中乘法和除法的问题。虽然去年我国GDP超过了法国,跃居世界第四位,但拿13亿人口这个庞大的分母一除,人均GDP就排到了世界100位以后。从需求来讲,每个人的需求拿13亿一乘,就是一个无比庞大的数字。在这种情况下,正确处理发展与人的关系、与环境的关系、与自然的关系,就显得更为重要,这就决定了我们必须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许多国家的发展历程证明,简单地以经济增长为核心的增长方式是不可取的。经济增长要加上社会变革、可持续发展和以人为本,这才是完整的、科学的发展概念。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发展观经历了从传统发展观到现代发展观的根本转变,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一是以经济增长为核心的传统发展观,二是以经济增长加社会变革为核心的综合发展观,三是以可持续发展观为核心的第二代发展观,四是以人类发展为核心的现代发展观。在发展观的这种演变中,人们逐渐形成了以下共识:第一,增长不等于发展;第二,经济发展不等于社会进步;第三,发展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第四,发展要重视人力资源开发和人的需要的满足。

目前我国还没有完全摆脱粗放型的以物为本的发展模式。我国每创造1美元产值消耗的能源是美国的4.3倍、法国的7.7倍、日本的11.5倍;全球10大环境污染城市中,我国占有8个;我国城市河段7/10受到污染;2/3的城市居民生活在噪音超标的环境中;许多城市缺水严重,国土沙漠化以每年2600多平方公里的速度自西向东推进。这种状况,如不遇到外界危机或突发事件冲击,其弊端暴露还不明显,而一旦遇到风吹草动,其社会经济发展就会出现危机。

3月14日温家宝总理答记者问的招待会上,一位参加了18年两会的台湾人权新闻通讯社记者提了一个很尖锐的问题:“我们知道今天中国是一个非常具有科技基础的国家,我所知道的现在每天制造17857吨垃圾,人均每天要制造1.28公斤,而且现在垃圾排放量还以10%上升。我从上海来,上海的水是黄的,简直就不能吃了。我们今天的工业发展得再好,假如连民众吃的水都有问题的话,总理先生,你的丰功伟业可能就化为乌有了。”温总理非常坦诚地回答说:环境污染确实已成为当前中国发展的一个重大问题。“十五”计划我们大多数指标都基本完成了,但环境指标没有完成。温总理再次强调,中国决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要给子孙后代留一片青山绿水。他强调,我们在制定发展目标时,不能只看经济增长,而要看能源节约和环境保护。这次“十一五”规划特别提出两项目标,就是今后五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要降低20%左右,主要污染物的排放总量要降低10%。

对于我国这样一个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且人口众多的大国,没有一定的经济发展速度不行,无视GDP的增长也不行,但我们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正确看待GDP。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的科学发展理论、科学发展模式,是对亚洲传统发展模式的超越,是社会主义发展观的历史性跨越。

(二)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内涵,要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1.第一要义在发展。对我国来说,如果没有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关于发展问题的思想积累,没有改革开放20多年现代化建设的成功实践,科学发展观就会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科学发展观没有丢掉而是继承了我们党关于发展的一贯思想,它不是不重视发展,不是不要发展,而是要实现又快又好的发展。说到底,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就是发展。

2.以人为本是本质。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的“人”,是指中国最广大的人民群众;以人为本的“本”,是指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因此,发展要落实到人民的幸福上。

3.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基本要求。强调全面发展,并不是撇开发展谈全面和偏离经济中心求发展,而是要克服过去在某些方面存在的重经济指标、轻社会进步,重物质财富、轻精神财富,重当前利益、轻长远发展的偏差;强调协调发展,就是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各个环节、各个方面,要统筹兼顾、相互促进,而不能彼此分割;强调可持续发展,就是要注重发展进程的持久性、连续性,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路。

4.四位一体的战略布局。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顺利实现,经济要增长,政治要民主,文化要进步,社会要和谐,这四个建设是一体的。

5.坚持走和平发展之路。近几年来,随着中国的迅速发展,世界上有一种说法为“中国威胁论”。从历史上看,西方一些大国为了争夺资源市场,往往通过战争对其它国家进行强权、奴役,中国近代以来饱受侵略、战乱的祸害和霸权主义的威胁挑衅,我们深切感受到和平的国际环境与安定团结的国内环境对我们是多么的重要,我们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们能够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也正是得益于和平安定的国内外环境。

(三)我们如何落实科学发展观

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结合高等教育发展和我们学校的实际。“十五”我们走过了一段不平常的发展道路,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取得了明显的进步,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现状也是如此。要推动高等教育进一步发展,解决存在的问题,必须树立科学发展观。高等学校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层面:一是体现在思想认识和宏观战略上,包括办学理念、办学定位、发展规划、舆论导向;二是贯穿于办学过程的工作中,包括教学、科研、管理、改革、党建、思政工作等方面以及正确处理相互之间的关系。

回顾我们学校这几年的发展,我们在不断探索和总结的过程中,对落实科学发展观有了一些初步的体会,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1.要紧紧抓住中心、围绕中心谋发展。我们必须清醒认识什么是高校的中心。高校的中心就是教育部提出的“三个牢固确立”的内容,即牢固确立人才培养是我们的目标,牢固确立教学质量是我们的生命线,牢固确立教学是我们的中心工作。2002年以来,我们以评估为抓手,坚持不懈抓这个中心,学校保持了稳定,推进了发展。如果不是抓住这个中心,首先教师队伍就稳定不了,学生就管不住。只有抓住了这个中心,才符合高等教育发展的规律。评估是抓这个中心的主要手段。发展要有重点、有方法、有效果,关键是不能离开这个中心。

2.要重视班子建设,不断提高创新发展的能力。领导班子建设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础。我们要善于分析和研究国内外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新动态,引进新理念,借鉴新经验,思考新问题,提出新思路,作出新决策。要从实际出发,观念的创新至关重要,必须经常思考和研究学校改革发展的重大问题及其走向。温家宝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有这样一句话:“要培养一支德才兼备的教师队伍,造就一批杰出的教育家”。国家未来的建设和发展寄托在现在的人才培养上,今天对人才的培养依靠的是一批杰出的教育家。我们肩负着这一历史重任。为了担当起领导学校发展的任务,我们要着力提高五个方面的能力:第一,不断提高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能力;第二,不断提高以教学科研为中心、以人才培养为目标不动摇的能力;第三,不断提高推进学校改革发展的能力;第四,不断提高管理学校的能力;第五,不断提高应对复杂局面和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通过班子的建设,提高班子的整体领导能力、决策能力、自身建设能力和抓落实的能力。这样,才能使学校的发展建立在一个坚固的基础之上。

3.坚持以科学的规划为龙头。要形成一个从实际出发的发展规划、可持续的发展规划、协调的发展规划。规划既要切实可行又要有前瞻性,定下来就要严格执行,尽量少走弯路。这几年,我校在规划问题上下了很大功夫。第一次教学评估时,就组建了发展规划处,要求发展规划处不仅要做好学校的各项规划,还要承担起对高等教育发展进行研究的任务。“十五”期间,我们制订了学校的总体规划和六个配套规划及十六个院系规划。规划制订的过程,也是我们对高等教育发展走向以及区情、校情重新认识、给自己定位、全校上下不断统一思想的过程。去年我们用了半年多时间,完成了“十一五”规划框架的制订工作,提出了以内涵提高为主的发展思路。现在看来,这与国家、自治区的要求完全一致。

4.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发展思路。发展不是全面出击,发展要创立特色,特色就是实力、就是声誉、就是竞争力、就是吸引力。在发展过程中,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盲目攀比,不简单追求名次,要从我们的资源、基础和条件出发,抓住优势,突出特色。这就是我们曾经讲的“团体冠军”与“单项冠军”的关系问题,通过“单项”的发展带动整体的发展。这个特色包括:重点学科的特色,即确立的4个重点建设学科;人才培养模式的特色,即开展两种精神教育,构建知识培养体系和人格培养体系;师资队伍建设的特色,即自身培养为主,解决师资队伍结构性的矛盾;为地方服务的特色,即整合资源,建立为地方服务的创新平台;培育校风的特色,即大力倡导宁夏大学艰苦奋斗的精神;开门办学的特色,即创建一校对多校的以办实事为主的对外合作交流模式。

5.坚持质量是关键。一是要按照评估指标体系的要求,对教学工作中存在的不足、短缺等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具体改进措施,严格要求,逐项落实,责任到人,限期补齐,争取达标;二是要进一步强化中心意识,加大中心投入,强化责任落实;三是要“跳起来摘苹果”,经过努力达到高标准。不能降低标准,不能应付检查和评估,不能只图数量不求质量。

6.坚持以改革促发展。改革是发展的动力。几年来,通过学院实体化改革,建立了一套新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适应了合校后规模扩大和不同学科的特点,把发展这一主题落实到各个基层教学单位,把一个积极性变为两个积极性;通过任用、聘任、竞聘等多种方式的人事制度改革,扩大了选人视野,坚持了在用人上的公开、公正、公平,化解了合校带来的人事矛盾,调动了干部的积极性,初步形成了一支宁夏大学结构合理、素质较高、能适应发展需要的干部队伍;深化后勤社会化改革,按期完成了三年剥离的基本任务,解决了规模扩张中的瓶颈问题,支持其深化改革,进一步做强做大,反哺教学。这三大改革推动了学校的整体发展。另外,在各项管理制度建设方面,以改革的理念进行完善、调整,使之更加规范合理,保障了发展的顺利推进。

7.坚持落实就是发展,否则就是空谈。不争论,不等待,把定下来的发展任务进行排队,分解责任,逐项去办,重在落实,重在实效。以此作为一项基本要求和基本工作方法,提高效率,少扯皮,办实事,谁的事谁负责,不推诿、不上交矛盾。这已成为全校上下各级领导班子共同认可的基本工作方法,要继续坚持下去。

8.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观。“以人为本”体现在教学上,就是坚持“以教师为本”。一是要突出他们在学校建设发展中的主人翁地位,充分调动他们进行教学科研活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全校形成尊师重教的风气。二是要关心教师的工作和生活,加大对教师培养的“软投入”,努力为他们发挥聪明才智提供条件保证;“以人为本”体现在教育中,就是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一是要把“一切为了学生”的理念贯彻到学校的每一项工作中,尽最大可能满足学生在学习时间、方式、内容和生活等方面的需求,努力为学生学习、生活提供各种优质服务;二是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这是“以学生为本”的核心。要采取有力措施,加紧两种教育体系建设。认真学习、落实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的荣辱观,采取多种形式,利用各种载体,加强对大学生的荣辱观教育;三是建立好一支管理队伍。要像抓教学、科研工作一样切实重视和抓好大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要像抓师资队伍建设一样切实重视和加强学生工作队伍建设,形成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的良好环境;四是要特别重视特殊群体学生(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新生、毕业生、心理障碍学生)的工作,帮助他们健康成长、成才。

二、关于民主集中制

今天我之所以重提这个问题,主要基于三方面的考虑:第一,当前学校的建设发展又处在一个新的起点,面临的任务更加艰巨。学校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作为推动各项工作的中坚力量,担负着更加重要的职责,关系到学校未来发展目标的实现。因此必须要有一个好的精神状态、有效和谐的工作机制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第二,在贯彻民主集中制方面,通过多年的努力,各级班子形成了一些好的做法,积累了一些好的经验,取得了实际效果。但客观地讲,对于这个问题,有的班子特别是“一把手”的民主集中制意识还不强,重视还不够,执行还不力,影响了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影响了工作;第三,当前,中央对学习贯彻党章提出了新的要求。贯彻执行好民主集中制,是党章学习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加强党性锻炼、提高党性修养的要求,也是当前的一项政治任务。

民主集中制是我们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它要求“个人服从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全党服从中央”,其核心是坚持集体领导,实行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坚持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在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这个概念作为领导干部都清楚,但要理解好、执行好民主集中制,还需要不断实践、学习和思考。民主集中制原则是对班子成员的共同要求,每一个班子成员都要认真自觉地执行民主集中制、维护民主集中制,才能把班子建设好。特别是班子党政“一把手”的地位很重要,一个班子能否很好地执行民主集中制,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一把手”的民主意识和民主作风,取决于“一把手”的决断能力,取决于“一把手”执行民主集中制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一)要有强烈的民主意识和民主作风,这是基础

1.作为“班长”,要对班子成员平等相待、一视同仁。在领导班子中,大家首先是平等的同志关系,每个成员都是按照组织原则,经过群众推荐、组织考察、党委审定及公示等严格程序产生出来的。班子的产生和组合过程,本身就是实行民主集中制的过程。作为班子成员,都具有一票的同等权力,大家只是分工的不同。“一把手”只是负有更大的责任,而绝不是高人一等、凌驾于班子之上。共同的事业、共同的目标、组织的需要把大家结合在一起,这种关系既是平等的,又是高尚的。既然是同志式的平等关系,班长对班子成员就要充分信任,绝不能以人划线,不能以亲疏好恶决定对班子成员的关系,要以诚相待,不能互设防线、互存戒心。

2.班长要对班子成员放手使用,充分尊重。应当看到,经过这些年来对干部的培养和对班子的调整,提拔任用了一批年富力强的干部,队伍的知识层次、思想素质、政治素质都有了明显提高,结构更加优化,班子的成员都具有各自的优势和专长。作为“一把手”要看到这一点,要放手让他们在分管的工作岗位上和集体领导中发挥才干。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长处,鼓励他们发扬长处,支持他们创新各自的工作,所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不要怀疑别人,更不要嫉妒人家,要敢于让他们发表自己的看法,特别是不同的意见,也要为他们发表意见提供机会,让人家说话,把真话讲出来,要让他们感到在班子中讲话没有压力,没有后顾之忧,不是随领导的调子唱,看领导的眼色办,而是敢讲话,讲真话,心情舒畅,真正行使了自己的民主权利。对于班子成员分管的工作,要善于听取和采纳他们的意见,充分尊重和支持他们的意见。作为“一把手”,要更多地从全局着眼帮助他们完善和充实工作的意见和方案,不要简单地去否定,特别是他们分管的工作。

3.要对班子成员主动交心,沟通思想,建立感情。“一把手”的民主意识不仅表现在平等对待班子成员上,而且表现在对班子成员要有感情,要有人情味,不仅要与班子成员进行工作沟通,也要关心他们的生活、家庭。平时主动与他们交心谈心。话不在多,几句到位,就是一种心灵的沟通。对于不同性格、不同经历、不同民族的同志更要多关心。要特别关心和了解班子成员的困难和苦恼,主动为他们排忧解难,去解决他们本人不便出面的问题,必要时要站出来为他们说句公道话,澄清事实,给予精神上的支持。如果班子成员有毛病有缺点,也要不护短,指出来。当然也不一定要当面指出来,可私下沟通,打个招呼,切实关心一下。人的一生没有多少有效工作时间,能够聚在一个班子里,为了一个事业做一点事情,也是人生的一个缘分。应该建立起工作的感情,个人的感情,这也是一个人的基本品格。

(二)要善于集中正确的意见,进行科学决策,这是关键

1.党政“一把手”对要研究决定的重大问题,首先要做到基本心中有数。对于重大问题在研究决定之前,“一把手”必须先要进行深入调查,要搞清楚上面的政策是什么,下面的情况是什么,各种条件和因素在全局中的地位和影响,各方面的意见和舆论等,先进行思索分析,研究比较,估计到几种可能,大体上有几种方案准备,做到心中有数。不打无准备之仗,不轻易、不盲目地把重大问题推到会上去临时动议,去裁决,更不要主观武断,自己一句话就解决问题,就拍了板。否则,就难以集中正确的意见,形成正确的决策。

2.充分地沟通和协调是形成和集中正确意见必不可少的环节。在班子中广泛征询意见,反复进行沟通,在相关部门中进行协调,把全局的需要搞清楚,这是决定重大问题一定不可逾越的过程。轻易使用决策的权力,独自简单地拍板,不仅直接违背了民主集中制原则,往往因为带有很大的盲目性、急躁性,可能造成失误。所以在决定重大问题之前,一定不能怕麻烦,特别是不能缺少党政之间、与分管领导之间的充分协商,通过充分协调,达成共识,为班子的统一认识打下基础。即使是对于重大问题作为“一把手”有了准备、有了考虑,但没有沟通,在班子成员不了解和没有准备的情况下突然提到会上让他们表态,这也是一种临时动议,是不尊重别人权利的表现。许多班子的不团结、不和谐、不民主的问题往往出在事前不通气而引起误解产生的。

3. “一把手”要敢于拍板,善于拍板。这就要求“一把手”要“多谋善断”。集体讨论重大问题是集中正确意见的主要方式,在调查思考、沟通协调的基础上,还要看讨论是否充分,论证是否深入、完善,各方面的意见是否都提了出来。“一把手”要善于引导和启发,让大家最大限度地调动自己,充分发表意见,以利集思广益。对于不同意见,不要轻易当即否定,而要反复斟酌,认真考虑其中的合理部分。这个过程就叫“多谋”。在充分讨论、多数意见比较一致的情况下,“一把手”就要集中归纳。归纳也很重要,要观点鲜明,抓住要点,完善周到,简明扼要,变成明确的执行意见。这个时候要敢于拍板,而不迁就个别不同意见,这就是“善断”。敢于拍板是经验、能力和魄力的反映,而不是“武断”。如果基本成熟而不敢于拍板,反而是优柔寡断,贻误时机和工作。但有些问题具有复杂性,有不确定因素,前景不明朗,特别是争议很大,不同意见都持之有理,这个时候需要冷处理,可以先放一放,不要匆忙拍板,给大家进一步调查思考和沟通意见的机会,为正确集中创造条件。

4.集中就是形成决议,决议必须坚决执行。对于已形成的决议,每个成员都要无条件的贯彻执行,不能摇摇摆摆,有不同意见可以保留,也可向上级党组织申明,但必须一个声音对外讲话,一个意见往下贯彻,遵守党的纪律,不允许搞小动作,或有利的执行,不利的就打折扣。“一把手”的职责就是要检查和监督决议落实的情况,随时纠正出现的偏差。

(三)要处理好分工负责与集体领导的关系

1.分工负责与集体领导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是一个整体的两个方面,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分工负责,才能为集体领导打好基础;只有集体领导,才能为分工负责把好关,定好向。根据工作需要,班子成员要有合理明确的分工,这种分工要尽量结合班子成员各自的长处,使人尽其才,发挥优势,形成整体效应。对于分工负责的范围、目标、职责要用制度明确下来,属于谁的职权范围内的事情,谁就要大胆处理和决定,谁的事谁去办,“一把手”不要包揽、不要越权。该人家办的事让人家独立地去负责;确属重大问题,事关全局,需要集体研究决定的,分管领导也要首先拿出意见。分工负责不等于放手不管,“一把手”要通过总体工作思路和要求,指导和帮助班子成员形成各自工作计划,定出落实措施,鼓励和支持他们开拓工作,检查分工落实情况。当班子成员分管的工作取得成绩,“一把手”要多肯定,多鼓励,帮助总结经验,谁的成绩就是谁的成绩,“一把手”不要揽功,也不要以“集体领导”代之,这样有利于调动班子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当班子成员所分管的工作有了失误时,要明确责任,但“一把手”要主动承担自己应负的责任,不推卸、不诿过,要耐心帮助,多交换意见,共同研究补救的办法,共同补台。不要让班子成员当众出丑,也不要因为这些问题到上级去打班子成员的“小报告”,如果确实是重大问题和重要情况,要负责地按照干部管理权限逐级向上级报告。要在班子成员最需要帮助的时候,真诚地伸出双手,去共同克服困难,帮助解决矛盾。

2. “一把手”要在集体领导中发挥主导作用。集体领导主要是指集体研究决定重大问题,“一把手”要提出和确定集体研究的题目。集体领导必须是议大事、定大事、解决事关全局并对局部有指导性的问题。不能事无巨细,都由集体研究,什么都提到会上来决定,那样就会挫伤个人分工负责的积极性,增加依赖性,就会使班子陷入事务圈子中去。集体领导要有一定的形式来实现,除了沟通和协商外,主要是通过会议的形式来决定。因此,一定要健全议事制度,明确各种会议职责,作到会前安民告示,作好准备;会中引导启发,集思广益;会后执行决议,督查落实,使集体领导的形式规范化、制度化。“一把手”作为会议的“主角”,起着引导和组织的作用,要讲艺术,讲效果,要有充分的准备,努力创造一个畅所欲言的民主气氛,要言之有物,议而有决,真正体现集体智慧,实现集体领导。

(四)要注意自觉纠正执行民主集中制容易出现的几个问题

一是任职时间久,情况熟,经验多,工作有成绩,容易滋生骄傲自满情绪,易犯“一言堂”、个人说了算的毛病。在研究问题时,往往先定调子,先入为主,先表态,使其他成员不好讲话,把自己个人的意见变成集体的决议,违背了集体领导的原则。

二是忽视了事前的沟通,特别是党政“一把手”的沟通,尤其是在有意见分歧而又不能通过坦诚地交换意见达成统一时,就匆忙决定,就会影响班子的团结,甚至带来影响全局的负效应。

三是不重视党内民主生活会,不能认真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特别是“一把手”不能起带头和示范作用,就使平时的一些意见不能及时得到交流和沟通,偏向不能得到纠正,积累了矛盾,压制了民主,造成班子中沉闷和压抑的空气。

四是有的“一把手”缺乏容人之量,看不惯班子的成员超过自己,特别是自己的主张和意见由于脱离实际被否定或实施后出现失误时,又没有勇气承担责任,纠正自己,甚至固执已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