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交流 >> 正文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中国共产党八十年

发布日期:2005-02-17    浏览次数:

充分认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意义

2000年春天,江泽民同志在视察南方时发表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谈话,在华夏神州产生了巨大反响。一年多的实践表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非常重要。它是一个统揽全局、指导各项工作的总纲。在纪念党的八十周年之际,我们更需要站在历史的高度,充分认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意义。

第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发表在中国的发展处于历史的又一个重要关头之时,具有深远的政治意义。历史已进入新的千年,新的世纪,我们国家既面临加入世贸组织的严峻挑战,又肩负着实现国家统一和第三步发展目标的重要使命。任重道远,艰巨无比。“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有助于我们认清形势,把握前进的方向,坚持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

第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跨世纪党的建设,必须置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之中;对党的先进性的认识,必须同当今世界生产力和人类文明进步的发展方向相联系,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承担的历史任务相联系,同中华民族在二十一世纪实现现代化的奋斗目标相联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一步体现了时代精神,进一步阐明了党的先进性。

第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涵十分丰富,底蕴异常深刻,代表了一种与时俱进的新思路,体现了一种新的认识方法和新的理念导向,具有巨大的思想解放意义。首先,它体现了面向世界的开阔视野。它要求把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既放在国际范围的斗争中来认识,又同当今世界生产力和人类文明进步的发展方向相联系,最广泛地吸收人类先进文明的成果。其次,它体现了紧跟时代的创新意识。在当今时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更加剧烈。无论是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还是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都代表着一种时代精神。共产党作为工人阶级的先锋队组织,必须具有创新意识,紧跟时代。站在这样的高度来建设党,党就能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按照这样的要求来建设党,就能使党的队伍具有方方面面的高素质,永葆先进性,在世界的大风大浪里更好地把握前进方向,立于不败之地。再次,它体现了锐意改革的坚定信念。既然“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对党的认识升华到一个新境界,那么,一切不符合“三个代表”要求的,或妨碍使党成为“三个忠实代表”的,都需要改革。这里讲的改革,不是要改变党的性质和宗旨,恰恰相反,是要使党更能体现其性质和宗旨,进一步焕发青春,增强活力。

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解读党的八十年历史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党的建设角度对党的八十年历史经验作了最新总结。八十年的历史经验证明:我们党之所以能够不断创造辉煌的业绩,根本原因就在于坚持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创立?因为鸦片战争后,一个有着五千年灿烂文明历史的国家变成了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濒临灭亡的边缘。为了求得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先进的中国人前仆后继,英勇奋斗,但都未能成功。到了二十世纪初叶,一批爱国进步的知识分子接受了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深入到代表先进生产力的物质载体———产业工人群众中去传播先进的革命理论,从而诞生了中国共产党。这就表明,党的创立本身实际上就是体现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载体同体现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载体相结合的产物。党的一大纲领已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规定为自己的奋斗目标。党的二大制定的党章,已将党的性质阐明为中国无产阶级的先锋队组织,是中国无产阶级的忠实代表。这就说明在党的成立之初,已蕴含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体现了“三个忠实代表”所要求的先进性。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是相对于此前的旧民主主义革命而言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很明确:鉴于中国是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大国,要实现党的奋斗目标,就必须分“两步走”:首先要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联合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建立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党的二大已初步提出中国革命分“两步走”的思想,制定了党的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并通过了建立民主的联合战线的决议。党的三大进一步决定与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进行合作。这是早年的中国共产党运用先进的思想理论分析中国的国情,制定正确的政策和策略的一个典范。在这样正确的思想指导下,党实现了第一次国共合作,参与领导北伐战争,开展工农革命运动,使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获得了伟大胜利。大革命首次展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使中国人民对党的先进性有了比较实际的了解。

但是,革命的道路不是笔直的。中国的国情十分复杂,革命力量和反革命力量的关系异常错综。年幼的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革命的认识不能不经历一个过程;什么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怎样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这个根本问题,也不是在短时间内就能搞清楚和把握住的。大革命后期的右倾机会主义路线和三十年代前期的“左”倾机会主义路线,没有能把先进的思想理论应用到实践中去解决革命的具体问题,在对中国革命一系列问题的认识上犯了错误,实际上也就违背了“三个代表”。

1935年1月的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中国革命得以转危为安。此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逐渐形成,先后制定了正确的军事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和思想路线,掌握了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和党的建设三大法宝,形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总路线,第一次系统地回答了什么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怎样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这个根本问题,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创立了毛泽东思想。

在新中国成立后,历史的主题是解决怎样由新民主主义转变为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两个问题。在新中国成立后的二十九年中,前一个问题解决得比较好,后一个问题没有解决好。从“三个代表”角度来反思这段历史,前者的实践比较好地体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而后者的实践则没有如愿地体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一个时期甚至违背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前一个问题主要是新中国成立后头八年解决的。中国共产党最初以新民主主义理论作为建设新国家的指导思想。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实际上也是党的建国纲领。新中国成立后头三年,建设新民主主义取得显著成就。随后,党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在大规模地开展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同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到1956年秋,三大改造任务提前基本完成。到1957年底,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各项指标也都超额完成。尽管社会主义改造的后期工作有不少缺点和问题,对后来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多方面的复杂影响,但整个说来,这样一场伟大而深刻的社会变革是成功的。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建立,意味着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有了这样一个基础,也鉴于苏联揭露出来的建设工作中的缺点错误,从毛主席的《论十大关系》到党的八大以后一段时间,在探索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上有了良好开端。由于党提出和实行了一系列富于创造精神的方针政策,新中国成立后的头八年,社会的发展相当健康,经济建设成就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发展中国家或发达国家相比都处于前列,科学文化事业欣欣向荣,其他各方面的变化也异常巨大。因此,邓小平同志不断地赞赏说:新中国成立后的前八年我们搞得不错,大大缩短了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发展上的差距。

但是,有一个好的开头,并不能保证建设社会主义的发展过程一帆风顺。在中国这样经济文化都相当落后的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其复杂情况和艰难程度丝毫不亚于早年闹革命,在某些方面甚至有过之。一方面,党对于迅速到来的新生的社会主义社会和全国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缺乏充分的思想准备、科学研究和实践经验;另一方面,由于一连串的胜利,在面临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新课题需要特别谨慎的时候,反而不谨慎了;主观主义和个人专断作风日益发展;照搬革命战争年代的经验,把马列著作中的某些观点加以误解或教条化的倾向,越来越突出。这样,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上先后发生“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和十年“文化大革命”等严重失误。邓小平同志说:“从建国到一九七八年三十年的成绩很大,但做的事情不能说都是成功的。”(《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64页、第116页)这个评价凝重、深刻,我们应当充分认识。 由于在改革开放前的将近20年中,我党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没有完全搞清楚,在一些重大问题上出现严重失误。因此,解决这个问题就历史地成为并将继续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历史的主题。经过十一届三中全会对“文化大革命”及其以前的“左”的错误拨乱反正,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变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僵化半僵化转变到各方面改革,从封闭半封闭转变到对外开放,这三大转变与随后强调的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一起,构成了党在现阶段的基本路线的基本框架。

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为开端,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经过对我国面临的世界形势和时代主题的科学分析,对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鲜经验不断进行总结,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正反两面历史经验以及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进行认真反思,从而创立了邓小平理论。这个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一系列根本问题。在这个理论的指引下,20多年来,我们国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进入了中华民族历史上的又一个中兴盛世。

对于我们许多人都经历过的这段当代历史,有三点尤其值得注意:

首先,要充分认识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党的八十年历史上的伟大意义。邓小平同志明确指出:新中国成立以后历史“界限的划分是我们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中国现在发生的变化主要是从一九七八年底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的。“这是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的开端”(《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81页,第2卷第159页)。江泽民同志进一步作了全面概括。他说:“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我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党在思想、政治、组织领域的全面拨乱反正,是从这次全会开始的。伟大的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是由这次全会揭开序幕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是以这次全会为起点开辟的。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是在这次全会前后开始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个光辉的标志,它表明中国从此进入了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

其次,要充分认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20多年历史的创新性和发展的飞跃性。在1998年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20周年大会的讲话中,江泽民同志从巩固国家政权、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开放扩大、国民经济发展、民主法制建设、精神文明建设、香港顺利回归、军事国防建设、国际地位提高和加强党的建设等10个方面对20年的伟大成就作了全面总结。这是科学的、全面的总结。

第三,要充分认识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10多年来领导党和国家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20多年,作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是一个整体。它坚持的是一个指导思想,执行的是一条基本路线。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继续领导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这10多年的历史有一个突出的特点,这就是:更加平稳。在指导思想上,坚定不移地、全面地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贯彻执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和一系列重大的方针政策不动摇,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沿着既定方向前进,进一步继承和发展了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共产党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仅对当前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各项工作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而且对二十一世纪中国的发展具有伟大而深远的影响。怎样认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未来中国和中国共产党的作用呢?在我看来,这样几点是重要的:

第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二十一世纪的中国迎接挑战,抓住机遇,促进发展的伟大法宝。

在新世纪,从世界范围看,政治的多极化趋势、经济的全球化走向、科技日新月异的变化、文化的相互激荡和渗透,对于我们的发展既是严峻的挑战,也是难得的机遇。而这又不能不是对我们党驾驭世界局势能力的重要考验。

经受住考验靠什么?靠我们的政治制度,靠不断增强的综合国力,靠奋发图强,特别是靠党的领导。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是为了进一步强化我们这个执政党的思想武装,使党的广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牢记党的性质和宗旨,不断提高党的政治、思想、理论、科学文化等诸多方面的素质,永远保持和发扬党的先进性。只有这样,面对世界范围的激烈斗争、严峻挑战和巨大风险,党才能无往而不胜,我们国家才能更好地维护自身的安全和利益,并按照我们的目标向前发展。

第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完整地准确地实践邓小平理论,实现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指针。改革开放20多年来,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同时,也要看到目前仍存在不少社会问题,这些问题亟需解决,不解决不得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从国家的发展方面讲,就是要完整地、准确地实践邓小平理论,把邓小平理论所要求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基本纲领、基本方针和基本政策,不变形、不扭曲地全面贯彻落实。

第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加强党的建设,造就一代又一代忠诚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干部队伍的强大思想武器。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调党的性质和宗旨,突出党的先进性,就是要使广大干部,特别是走上各级领导岗位的青年干部始终体现三个“忠实代表”的要求,从而培养和造就一代又一代忠诚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干部队伍。我们党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作指导思想,用“三个代表”来加强思想武装,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切实地贯彻到实践中去,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就能够长治久安。

最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体现的认识问题的方法论,将激励中华民族在新世纪实现伟大复兴。

邓小平同志说:如果从新中国成立时起,用一百年时间把我国建设成中等水平的发达国家,那时的年国民生产总值就属于世界前列,这不但给第三世界走出了一条路,“更重要的是向人类表明,社会主义是必由之路,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我们“要用两代人、三代人、甚至四代人来实现这个目标。”(《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225页,第256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将激励中国共产党人在二十一世纪去实现这一战略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