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交流 >> 正文
    • 学习交流

领导作风的基本内容

发布日期:2005-02-17    浏览次数:

领导作风,泛指领导者的各种作风,表现在领导行为和领导过程和各个方面。一般可分为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和生活作风三个基本方面。


一、领导的思想作风


我们党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不断总结作风建设经验,形成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密切联系群众、批评和自我批评等优良的思想作风。

(一)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
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一方面是指要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更重要的一方面是指要实事求是,一切要从实际出发。

1.社会主义领导者应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掌握其立场、观点和方法。这是因为无产阶级革命及社会主义建设是一种自觉活动,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的,按照革命理论揭示的客观规律进行的,有理想有目的的行动。为了使我们自觉改造世界的活动取得胜利,就必须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才能制定和贯彻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很好担负起领导的职责,成为一个清醒的自觉的社会主义领导者。

2.理论必须密切联系实际。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是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中总结出来的科学理论,如果这种理论不与变化着的社会实际相结合,不解决实际问题,那就不但没有任何用处,而且也没有生命力。理论联系实际也就是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这是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也是我们党的最根本的思想作风。坚持实事求是作风,就是要求领导者深入实际,调查研究。调查研究是一切工作的第一步,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因为所有正确的政策和办法都是根据实际情况的科学分析得来的。。坚持实事求是作风,必须反对两种错误倾向。第一,反对教条主义。教条主义者不深人调查研究,不根据实际情况处理问题。他们"唯书"、"唯上",一切照着书本办,机械地执行上级的指示和决议。第二,反对经验主义。经验主义者走到了另一个极端,他们忽视或否定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普遍指导意义,把局部经验误认为是普遍真理,只相信局部经验是可靠的。实践证明,两种倾向都会给革命和建设事业带来严重损失。

(二)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
党在长期斗争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是我们的根本工作路线,也是根本的领导作风。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我们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历史经验反复证明,什么时候党的群众路线执行得好,党群关系、干群关系密切,我们的事业就顺利发展;否则,我们的事业就受到挫折。所以,能否始终保持和发展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

为了密切联系群众,党的十三届六中全会要求在党员和干部中普遍深入地进行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再教育。通过教育,使广大党员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牢固树立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观点,认识历史活动是人民群众的事业,生机勃勃的创造性的社会主义是由人民群众自己创造的,相信人民的创造力是无穷无尽的;牢固树立老老实实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各级领导者要想当先生,必须先当学生,深入群众,向他们学习,遇事同他们商量,真正同他们同甘共苦,虚心听取他们的意见,切勿高踞群众之上发号施令;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我们党的性质、宗旨和指导思想,决定了我们党的各级领导者必须把为人民群众谋利益作为自己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牢固树立干部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观点,要求各级领导者在进行领导活动行使权力时,一定要符合人民利益,公道正派,接受群众的监督,避免权力的滥用;牢固树立对党负责和对人民负责相一致的观点,既坚定不移地执行党的纪律、方针和政策,又要把这种执行同关心群众的利益结合起来,尊重和保障人民群众的国家主人地位,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如果各级领导者都能牢固树立起上述这些观点,说明他已经确立了密切联系群众的思想作风。

(三)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作风
批评和自我批评的作风;是无产阶级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重要标志,是无产阶级政党生命力的源泉所在,同时也是社会主义各级领导者应该具备的作风。所谓批评和自我批评,包含对别人缺点错误的批评和对自己缺点错误的自我批评。对别人的批评要做到以下几点:(1)要有正确的出发点。批评的目的是分清是非,团结同志,转变作风,改进工作。(2)要有勇气,要无私无畏,不要讲情面。(3)批评别人要以事实为依据,不能无中生有,不能把批评当成整人的手段、排除异己、打击同志。(4)批评别人,不能以势压人,要以理服人。(5)批评别人,要防止两种错误倾向:一是无限上纲,搞残酷斗争、无情打击;二是放任自流,一团和气,是非不分。进行自我批评要做到以下几点:(1)要敢于揭露和批评自己的缺点和错误,勇于解剖自己,不要文过饰非,也不要避重就轻。(2)鼓励、支持、保护和接受别人的批评,特别是来自下级和群众的批评。坚持克服那种只爱听恭维话、压制群众和下级批评自己的坏作风。(3)进行自我批评,要求领导者还要具有宽阔的胸怀和宽以待人的气度。对于群众不全面、与事实有出入的批评,甚至是有错误的批评也应耐心听取,认真分析,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不打击报复。


二、领导的工作作风


(一)踏实肯干的作风
所谓踏实肯干的作风,就是脚踏实地、不说空话、多干实事的作风。要把理想变为现实,要实现任何一项革命和建设任务,都不是轻而易举的事,必须勤勤恳恳脚踏实地地苦干实干,一步一个脚印。列宁提倡"用革命精神从事工作",并尖锐地指出;"少说些漂亮话,多做些日常平凡的事情。""少唱些政治高调,多注意些极平凡的但是生动的……共产主义建设事实。"这就是列宁所倡导并亲自实践的工作作风。

我们要把革命理想与实事求是的革命精神统一起来,依靠科学技术,踏实肯干,卓有成效地提高生产力,这是检验领导者工作作风的一个重要尺度,也是我们革命和建设事业胜利的保证。只讲漂亮话,唱高调,摆花架子,搞形式主义,而不扎扎实实卓有成效地进行工作,提高不了生产力,创造不出任何社会价值,只会败坏我们的事业。我们各条战线上的领导者,绝大多数是埋头苦干、实干的。但也有少数领导者好大喜功,报喜不报忧,只想当官不肯脚踏实地干工作。他们非但领导不好改革,而且会贻误四化大业。因此,我们必须坚决反对说大话、假话和空话,不干实事的恶劣作风。

(二)勇于负责,机敏果断的处事作风
社会主义事业是人民的事业,也是前人所未从事过的崭新事业,这就要求现代领导者要具备勇于负责和机敏果断的处事作风。这种作风具体表现在:(1)高度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心相统一。责任不是消极的,一个领导者对人民的事业麻木不仁,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或者抱着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态度工作,这是对人民的不负责。一个对人民真正负责的领导者,应当时刻想到人民的利益,善于接受新事物,敢于提出新见解,做出新决策,创办新事业,为此他就要敢于对自己开拓的事业和做出的决策负责任。没有强烈事业心的人,事实上就是缺乏勇于负责的精神,反过来,一个勇于负责的人,一定有很强的事业心。这种勇于负责精神就是把远大理想和自己的人生追求结合起来,立志建设和改革,而不考虑个人得失。(2)遇事反应敏捷并敢于决断。现代领导工作,因素众多,关系复杂,变化急速,竞争激烈,时间性极强。任何一个重要决定都是有风险的。如果领导者怕担风险而不敢果断决策,或者反应迟缓,不能随机决断,都要贻误时机,影响工作。一个有建树的领导者,必然是眼光锐利,思维敏捷,对周围的环境和复杂的事物有异乎常人的观察力和反应力,并敢于果断地作出决定。这样的领导者善于看到事物的内在联系,预见事物的发展趋势;对未知世界的信息特别敏感,善于捕捉寓于偶然之中的必然,发现和支持新事物;对突然发生的事件,不惊慌失措,而能沉着冷静,应付自如。
这种勇于负责和机敏果断的处事作风,对负责全面工作的领导者是十分重要的。如果工作中碰到困难,或遇到意外的事变,群众需要领导者出主意想办法的时候,领导者却前怕狼后怕虎,患得患失;或反应迟缓,犹豫不决;或遇事急躁而不镇定,草率而不周密,迅速而不准确,果断而不解决问题,甚至莽撞蛮干的话,必然会使自己陷入被动,群众陷入失望,事业受到损失。

(三)民主的作风
我们党和国家的领导制度,是实行民主集中制,各级领导者都要遵循这个组织原则,发扬民主作风,以正确的态度对待群众。民主作风,是我们党的群众路线在领导工作中的具体体现。

发扬民主作风要注意: (1)遇事同群众商量,不搞"一言堂"。社会主义国家的领导者是人民的"公仆",决定问题时,要倾听群众的意见,集中群众的智慧,同群众商量办事。特别在作重大决策时,要广泛征求群众、专家的意见,经过班子集体讨论。在这样民主化的基础上,才能做出科学化的决策。领导者如果缺乏民主作风,凭自己的意志经验办事,独断专行,个人说了算,决策难免失误。(2)鼓励被领导者讲真话。由于领导者所处的地位不同于一般群众,常常会给人一种敬畏感。如果领导者不能把群众的这种敬畏感变为亲近感,群众就不敢讲话,即或讲了,也看领导眼色行事,不敢讲真话。平等、亲切,是民主作风的表现,它不是抽象的,而是表现在领导者待人处事的一系列态度、行为上:领导者只有同群众打成一片,体察下情,下边的同志才敢于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形成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这是兴旺发达的标志。如果领导者害怕或压制下边提意见,只喜欢听顺耳和恭维奉承的话,这实际上是不愿意发扬民主,甚至是害怕民主的表现。它必然造成万马齐暗的可悲局面,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就不能充分发挥。(3)正确处理民主与集中的关系。发挥民主作风,不是不要集中,而是要坚持民主和集中的统一。领导的集中,是在高度民主基础上的集中;群众的民主,是在集中指导下的民主。就是说,既不能搞独断专行的家长制,也不能搞极端民主化和无政府主义。

(四)严于律己的作风
严于律己,是领导者的优良作风,我们常讲党风正不正,或领导作风好不好,重要的标志之一,就是看居于领导岗位的党员和干部是否严于律己。

领导者严于律己是多方面的,从领导作风来看,特别要注意下面几点带有普遍性的问题:(1)领导者必须成为遵纪守法的模范。领导者首先要破除特殊感,不论是哪一级领导者,都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他们的活动都不能同国家宪法相抵触。如果是党员,还要服从党章。这是一条重要原则,如果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成为法律面前的特殊人物,就不是一个合格的领导者。其次领导者还必须做到严格执行纪律,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如果不这样做,也难以真正做到遵纪守法。(2)必须克己奉公,反对以权谋私。领导者如何看待和运用人民赋予他的权力,是出以公心还是出以私心,就会表现出两种不同的态度和行为。一个合格的领导者,就应克己奉公,不以权谋私。一事当前,先想到人民和党的利益,吃苦在前9享受在后;识大体,顾全局,不做有害于全局的事;坚持党性,反对派性;从党和人民的利益出发,不是从个人和小集体的利益出发,敢于同任何滥用职权,谋求私利的行为斗争。除了制度和政策规定范围内的个人利益和工作职权外,领导者不谋求任何私利和特权。在搞活经济,对外开放的新形势下,领导者要十分警惕和自觉抵制各种消极影响。现在有少数领导者经不起改革、开放的考验,放弃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千方百计为自己和亲朋好友谋取私利,应当引起我们高度重视。(3)公道正派,光明正大。领导者要有高度的原则性,敢于坚持真理,善于修正错误,对上不吹不拍,对下不欺不压,坦率耿直,赏罚分明,对组织和同志要光明正大,不隐瞒自己的缺点,对人和事要开诚布公,不要当面说一套,背后搞一套,口是心非,阳奉阴违。领导者为人处事不公,就会挫伤群众的积极性,导致心不齐、气不顺、组织涣散、号令不行。

(五)谦虚谨慎的作风
谦虚谨慎、不骄不躁是一种优良品质。现代社会里,人际交往广泛而频繁,各级领导者提倡和发扬这种优良品质是十分必要的。其必要性在于:(1)领导者发扬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是领导群体团结一致的重要因素。领导群体是否能团结一致,取得最佳领导效能,因素是多方面的。领导成员之间的人际关系是否和谐融洽,是重要因素之一。领导成员各自都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相互之间配合就会默契,工作成效就会高。否则内耗丛生,相互拆台,相互掣肘,就必然严重影响领导工作的顺利进行。(2)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是领导者与被领导者和谐融洽的重要条件。现代领导者不能只凭权力进行领导,为调动群众的 ·积极性和创造性,领导者必须注意自己的言行,讲究对群众的态度。如果同群众摆官架子,打官腔,就不可能产生凝聚力和号召力,他的号令没人听,他的指挥没人跟。如果领导者同群众打成一片,有事同群众商量,平易近人,尊重群众,不盛气凌人,谦虚谨慎,群众必然自觉地同领导者一道完成各项任务。

可见,领导者必须具备谦虚谨慎这种优良作风,具体要求是:(1)不骄傲自满,不自高自大。无论何时何地,特别在取得工作成绩时,都不要沾沾自喜,目中无人。越是在胜利时,越要反思自己还有哪些不足,不能飘飘然,让胜利冲昏头脑,更要注意自己的举止言行在群众中的影响,使自己的每句话,每个行动,都能成为鼓舞群众的生动号召。(2)尊重上级,尊重领导班子其他成员以及群众的意见。对上级领导者要尊重,对上级的指示要认真研究并结合本单位的实际创造性地贯彻执行;对所在班子的其他成员要相互尊重,不搞个人英雄主义,不拉班结伙整人,尊重别人的意见;对下级和群众,要平易近人,关心他们的疾苦,和蔼可亲,让下级和群众感到可亲可敬。(3)树立对工作极端负责,对人民极端热忱的精神。只有这样,领导者才不会因一时取得成绩而高傲自大,目中无人,而始终对同志、对群众亲密无间,宽以待人。

(六)坚持不懈地反对官僚主义作风
党的十三届六中全会上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决定》中指出:这些年来在一些党员干部中也滋长了官僚主义、主观主义、形式主义、个人主义的不良倾向和以权谋私等腐败现象,有的发展到相当严重的地步。我们必须坚块克服这些弊病,进一步加强党风建设。产生官僚主义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历史上的原因,又有现实的原因;既有制度上的问题,又有领导者思想作风上的问题。有些领导者由于对人民群众缺乏起码的责任心,当官不办事,高高在上,满足于发号施令,工作飘浮;对党的决定敷衍应付,做表面文章;有权不尽责,尸位素餐,脱离实际,脱离群众;思想懒惰,政治迟钝;遇事推诿,互相扯皮;对坏人坏事姑息迁就,息事宁人等等,这些都是官僚主义的表现。官僚主义者虽然是少数,然而它造成的危害极大,特别是对于我们执政党来说,如果任其发展,不加以克服,必将继续损伤党群、干群关系,对"四化"建设造成更大的危害。所以,必须坚持不懈地同官僚主义进行坚持的斗争。


三、领导的生活作风

领导者的生活作风,是领导者在生活方面所表现的一贯态度和行为。领导者生活作风的好坏,对他的声誉和威望关系很大,甚至影响领导者地位的保持与能力的发挥。有的领导者往往因生活作风出了问题,而走了下坡路,这一教训生动地告诉各级领导者保持良好的生活作风是何等的重要。

领导者良好的生活作风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一)艰苦朴素的作风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又属于发展中国家,全国各族人民特别是各级领导者务必继续保持和发扬艰苦朴素的作风。(1)领导者要成为艰苦朴素的楷模。领导者的装束,应讲究朴素大方,不应追求华贵;家庭陈设应讲究高雅,不应追求富丽堂皇;消费水平应根据自己的正常经济收入而定,不要追求高消费。(2)反对铺张浪费,提倡勤俭办一切事业。我们国家还不富裕,人民生活在短时间内还不能达到很高水平,假如脱离生产力发展的物质基础,奢谈过高的生活消费,是不现实的。有的领导者一看到生产形势稍有好转,就忘乎所以,置人民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于不顾,肆意挥霍浪费,讲排场、摆阔气,搞文山会海、公费旅游、请客送礼,不顾实际争投资、争项目,争设备,不计成本,不问效益,滥发奖金等等,这样的领导者,实际上已经成了社会主义的败家子。对这种铺张浪费现象,必须坚决纠正制止。

(二)清正廉洁的作风
领导者单凭权力工作,只能吸引那些趋炎附势之徒,广大群众虽然也能听从指挥,服从领导,但不会心悦诚服地拥护。就是说,群众对领导者,固然不可无视他手中的权力,但是更重要的还是看他的人格。只有那些自觉地以人民公仆身份、清正廉洁、不贪污受贿、勤勤恳恳、兢兢业业、鞠躬尽瘁、为人师表的领导者,才能得人心,受尊重,群众才会对他产生敬佩感、信赖感和服从感,才会自觉跟着他一起奋斗。我国历史上的包拯、海瑞之所以在民间广为颂扬,经久不衰,就是因为他们为官清正廉洁、明断公案、为民雪恨、铲除贪官,在民众心目中引起了强烈敬仰之感。他们同我们共产党人所提倡的清正廉洁、克己奉公固然有着截然不同的社会属性,但它在自然属性方面却深刻地揭示?quot;公生明、廉生威"的真谛。
在现实生活中,确有少数领导者,经不起执政党地位和改革开放的考验,他们口里说的和心里想的同实际做的完全是两码事,放弃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热衷于追求个人的、家庭的和亲朋好友?quot;实惠"。他们向党伸手,争地位,闹待遇,滥用职权,以权谋私,贪赃枉法,信奉什么"有权不用过期作废"的"权力经"。有个别领导者甚至拜倒在资本主义物质文明的暂时繁荣之下,对社会主义产生怀疑。这些人虽然身居要职,大权在握,但在人民群众的心目中却一文不值,终究会失去群众的信任,直至被历史所淘汰。

(三)平等待人的作风
社会主义领导者是人民的公仆,而不是骑在人民头上的老爷,这一性质决定了领导者只有尊重和维护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义务,而没有超于人民群众之上的权力。因此,领导者在生活和工作中要平等对待下属和群众,主动和他们接触,养成说话和气、遇事同他们商量的好习惯。对于率艉腿褐谝衩蚕啻桶汕祝猿舷啻恢呐笥选U庋兄诹斓颊哂肴褐诖虺梢黄纬梢恢智捉托车钠眨阌诹私夂驼莆杖褐诘乃枷胛侍狻⑹导饰侍猓兄诠ぷ鞯目埂7裨颍斓颊呷绻诔鲆桓笔⑵枞恕⒕痈吡傧碌淖颂匀褐诶溲巯啻榍榧僖澹褐诰突峋炊吨ご艘酝突崾У羧褐凇?br>
(四)仪表整洁、行为端庄的作风
领导者的仪表是否整洁,行为是否端庄,对下属成员会产生一定的心理影响。整洁的仪表,朴素大方的装束,可以给人一种利落、洒脱和精干的感觉。同样,领导者的行为如果处处保持端正、庄重,精神状态饱满,说话不随便,很讲究分寸,待人处事落落大方、光明磊落,不搞邪门歪道,就可以增加别人的信任感与尊重心理。反之,如果一个领导者衣着不修边幅,不注意自己的仪表,或者行为不端庄,就会给人一种不严肃、不正经的感觉,人家就会疏远他,回避他,同样影响领导者的权威。

(五)科学运用时间的作风
领导者在组织中处于特殊的地位,他的时间安排和运用情况如何,必然对整个组织活动的秩序和效率产生重大影响。所以,领导者必须严格遵守时间和学会科学地运用自己的时间,合理地安排时间,提高时间的有效利用率。应怎样支配和使用时间呢?(1)要因事用时。领导者要把必须亲自去做的事同可以由下属去做的事分开,不必事元巨细,事必躬亲。(2)要惜时守时。无论上班、开会、与人约会都要准时,不随意迟到早退,不无故拖延开会时间。时间就是金钱,因领导者的不良习惯造成许多人的时间浪费,其损失难以估量。(3)精简会议和文件。会议多,文件多,往往是由领导作风不正引起的,搬掉"文山会海",是改进领导作风的重要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