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交流 >> 正文
    • 学习交流

高校党的建设如何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发布日期:2005-10-26    浏览次数:

高校党的建设如何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2005-10-24 7:15:44)来自:光明日报/杨英法


摘要:

江泽民同志的“三个代表”的思想,在党的十六大上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道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后,在工作中切实贯彻“三个代表”的思想,就成为各级党组织、各个党员所面临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如何贯彻呢?各级党组织、各个党员必须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找出具体的实施办法并将其贯彻到实际工作中;否则,便会只打雷不下雨,只开花不结果,表面上轰轰烈烈,却并不能取得实际成效。高校党的建设要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先认清高校的任务和特点,然后据此提出具体的实施办法。

关键词:“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高校;贯彻

江泽民同志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2000年初初步提出,在2001年的"七·一"讲话中作了进一步阐述,在党的十六大上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道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这样,在工作中切实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就成为各级党组织、各个党员所面临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如何贯彻呢?各级党组织、各个党员必须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找出具体的实施办法并将其贯彻到实际工作中;否则,便会只打雷不下雨,只开花不结果,表面上轰轰烈烈,却并不能取得实际成效。因笔者身处高校,对高校的情况比较了解,现谈一谈高校党的建设如何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高校党的建设要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先认清高校的任务和特点,然后据此提出具体的实施办法。高校担负着培养高素质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江泽民1998年5月4日在庆祝北京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的大学应该成为科教兴国的强大生力军。教育应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各类人才支持和知识贡献。这是面向二十一世纪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因而,高校兼具知识创新、知识传播和人才培养三重功能,具有人才、科技和知识优势,是现代经济和文化发展的重要动力源。高校党的建设要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根据高校的这些任务和特点,以"三个代表"为着眼点,找出具体的实施办法。

一、如何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对此,有间接和直接两条途径。间接途径就是坚决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为社会培养急需的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为社会培养富有创新精神的人才,是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的关键。江泽民曾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科技的发展、知识的创新,越来越决定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发展。如果缺乏创新精神,一个民族就难以发展起来,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的不少作法实际不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如:教学模式整齐划一,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和拔尖人才脱颖而出;教学方法过死,满堂灌、注人式的作法比较普遍,使学生缺少自由发挥的空间;考试方法和考试内容容易引导学生死读书本,束缚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因此,高校必须加大教学改革的力度,把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放到关系民族命运的高度来认识,切实放在教学工作的首位。

直接途径就是要跳出高校只管教书育人,不投身经济战场的封闭办学圈圈,依靠高校人才、科技和知是的优势,直接投身经济战场,成为发展知识经济的主导力量。为此必须改变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的状况,使科学技术由潜在的生产力转化为实际生产力。目前,总揽全国科技成果近一半的高校,成果转化率却不到30%,许多科技成果被搁在实验室里,停留在论文或报告上,不能取得实际的经济效益。当前必须改变这种状况,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为达此目的,衡量高校办学质量,应将学术标准和效益标准结合起来,既重视学术水平,又重视经济效益;同时,利用国家给予高校企业的优惠政策,积极稳妥地创办象北大方正集团、清华紫光集团及同方集团那样的高校自己的高科技企业,为科技成果的转化提供条件,促进知识经济的发展。

二、如何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欲如此,必须在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及继承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在文化上大力创新,占领文化发展的制高点,作文化发展的先锋。高校本身就是文化教育事业的精英单位,在"三个代表"中,做到"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最具条件;如高校尚不能做到这一点,其他单位就更难做到了。改革开放以来,经过几次思想解放,破除了"以阶级斗争为纲"、"两个凡是"、"一大二公"、"计划经济"等一系列阻碍中国前进的思想教条。目前,在具体科学领域,阻碍中国前进的传统思想教条大多已不起作用,已经由"以破为主"的阶段转变为"以立为主"的阶段。但是,这些思想解放的成果尚未进行哲学总结而引起哲学的重大突破,哲学教材仍是几十年一贯制,在前苏联上世纪30年代形成的"斯大林本"中打圈圈,缺少新意,以致解释、解决不了现实生活中人们关注的种种问题而被人冷落、淡忘。目前社会上的信仰危机、精神失落、道德滑坡等现象,就和哲学的僵化停滞有很大关系。因此,要使马克思主义恢复生机和活力,必须在哲学上积极探索,取得重大突破。在2I世纪,中国应该而且必须诞生孔子、老子、康德、黑格尔那样的伟大思想家,占领世界哲学发展的重要制高点;否则,中华民族就难以雄视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高校文化发展的条件最为优越,在哲学上能够自成体系的伟大思想家必将产生于高校之中。因哲学是文化的核心,哲学的重大突破将导致文化的重大变革,这就使高校能够真正成为先进文化的代表。高校党组织是高校各项工作的领导者,如能在高校产生众多学术大师,相应高校的党组织自然就代表了"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三、如何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欲如此,可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努力培养社会最需要的人才,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人才的需求。这样自然就代表了其根本利益。另一方面,则维护和发展广大师生员工的根本利益,实现学校事业发展与广大师生员工生活水平的共同进步,充分调动起广大师生员工的积极性。为此,高校党组织和党员个人,一要关心群众生活,多办实事好事,善于把党的温暖送到每个师生的心坎上,使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实际行动中得到体现;二-要坚持深人实际,深人群众,相信和依靠群众,切实走群众路线。要做到这一点,高校各种重大措施出台之前,一定要广泛征求群众的意见,在决策程序上,加强反映民意的环节,了解民意,集中民智,科学决策,依法治校,民主办学。目前高校,少数党员理想信念动摇,组织纪律涣散,个别人还存在腐败行为。这与群众的利益根本对立,为广大群众所反对。高校党组织要真正"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必须对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严格监督;同时开展积极的思想斗争,弘扬正气,反对歪风,严格处置不合格党员,严格执行党的纪律。高校的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一定要坚持"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的原则,带头吃苦,甘于奉献,"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永远保持共产党人的革命气节。

(本文发表于《邯郸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1期第39-40页。)

[作者简介] 杨英法(1965-),男,河北平山人,河北大学哲学系毕业,河北师范学院历史系进修,河北工程学院社科部副教授,主要研究哲学、经济学、历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