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学习交流 >> 正文
    • 学习交流

中国共产党干部制度建设的回顾与思考

发布日期:2005-02-20    浏览次数:

中共中央组织部研究室

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对我们党80年的光辉历程和基本经验作了全面回顾和系统总结,对党的干部工作和干部制度也作了深刻论述。认真学习领会江泽民同志重要讲话精神,总结80年来干部制度建设的基本经验,围绕干部制度改革新的实践进行理性思考,对于全面加强党的干部队伍建设、推进干部制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一、党的干部制度建设的历史回顾

干部制度是指党和国家关于干部工作的规章制度的总称。它包括干部管理体制和干部管理的具体的规章制度两个部分。我们党的干部制度形成于革命战争年代,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不断丰富和发展,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不断改革与创新。

新中国成立前28年,党对干部制度建设进行了认真探索,干部制度建设从起步到逐步发展,形成了一套较为系统的适应革命战争需要的干部制度。

--确立了正确的干部路线和干部政策。1935年瓦窑堡会议,强调干部的决定作用和枢纽作用,提出了一系列正确的干部政策。1938年党的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要使"组织工作中国化"的重要思想,毛泽东提出了"德才兼备"的干部标准和"任人唯贤"的干部路线。延安整风运动期间和党的七大,又提出了团结干部、爱护干部、识别干部、使用干部、教育干部等一系列方针政策。

--初步形成了一套集中统一管理干部的体制。为了适应对敌斗争形势的需要,1938年,中央决定在敌后方的各中央分局、区、地、县、市、分区的党委设立组织部,集中管理干部的考察、征调和分配等工作,并且开始出现了地方干部与军队干部在管理上的分工。1941年10月,中央进一步明确规定,除了军队干部由军委总政治部管理外,中央与各地的干部由中央组织部统一管理。

--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干部制度。延安时期,我们党逐步建立了干部学习教育培训、干部选拔、干部考核、干部审查、干部调配与交流等制度。

新中国成立到十一届三中全会30年,党对执政条件下干部制度建设进行了探索,有经验,也有深刻的教训,初步形成了一套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干部队伍建设的基本制度。

从新中国成立到"文革"前,是国家规模的干部制度建立与发展阶段。与国家经济建设的形势和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的需要相适应,党中央加强对干部的教育、管理、培训、选拔等制度的建设,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党的干部制度。

--建立分部分级管理干部的制度。为适应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需要,1953年11月,中央下发了《关于加强干部管理工作的决定》,决定逐步建立在中央及各级党委统一领导下,在中央及各级党委组织部统一管理下的分部分级管理干部的制度。分部管理即把全体干部划分为9类,由中央和各级党委的各部分别进行管理;分级管理即在中央和各级党委之间建立分工管理各级干部的制度,下管两级。随后,为了加强对财经干部的管理,在各级党委设立了与政府机构相对应的工作部门,如工交工作部、财贸工作部和文教工作部。这是干部管理体制上的一个重大变化。党和国家干部管理机构虽然有过若干调整,干部管理范围有所增减,干部管理权限有所变化,但基本上是遵循着分部分级体制来管理的。

--注重干部制度的系统与配套建设。党和国家根据经济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的需要,先后建立了干部录用、考核、奖惩、培训、工资、交流、退休等一系列制度。

--注重干部制度的探索与创新。八大前夕到60年代初,党在干部制度建设上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创新,提出了一些重要的思想和观点。如党要管党,一定要管好干部,管好党员,其中最关键、最核心的是管好干部;在干部工作方面要逐步地形成一套比较完整的使干部能上能下、能"官"能民的制度;要建立"后备干部名单"制度和大力培养提拔新生力量,等等。

"文革"十年,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遭到最严重挫折和损失的十年,也是党的干部制度建设遭受严重破坏和畸形发展的时期,教训十分深刻。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20多年,党对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干部制度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和创新,取得了明显的进展,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干部制度正在逐步形成。这一改革历程,大体上可分为四个阶段:

--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二大前后,党中央制定干部队伍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方针,实行干部离退休制度,废除实际存在的干部领导职务终身制,一大批德才兼备的优秀年轻干部走上各级领导岗位,在实现干部新老合作与交替方面迈出重要步伐。

--党的十三大前后,进行了以纵向分权、横向分类为内容的改革。按照"管少、管好、管活"的原则,下放干部管理权限,调整干部管理范围,实行下管一级的干部管理体制;对"国家干部"进行合理分解,以推行国家公务员制度为重点,建立科学的分类管理体制。

--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到十五大前后,着重进行了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改革,制定了《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暂行条例》等重要文件和法规。干部考核、交流、培训、公开选拔、竞争上岗等项工作也迈出了较大步伐。各地也积极进行探索,创造了任前公示制、考察预告制、待岗制等许多好的做法。

--《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纲要》下发和全国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经验交流会以来,干部制度改革进入一个全面规范、整体推进的新阶段。各地干部制度改革空前活跃,力度加大,步伐加快。

二、党的干部制度建设的基本经验

干部制度建设必须服从服务于党的政治路线。正确的政治路线确定以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这也是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的关系。干部制度建设服从服务于党的政治路线,关键是要执行一条正确的干部路线。任人唯贤与任人唯亲的矛盾一直是干部路线中的主要矛盾。党的三代领导人对此都作过阐述。毛泽东同志说:"在这个使用干部的问题上,我们民族历史中从来就有两个对立的路线:一个是'任人唯贤'的路线,一个是'任人唯亲'的路线。"(《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2卷第527页)邓小平同志说,长期以来,"任人唯贤还是任人唯亲这个问题并没有解决好"。(《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384页)江泽民同志也曾指出:"选贤任能,历来不容易。"(《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册第1965页)党的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什么时候执行了任人唯贤的干部路线,干部制度建设就能健康发展;反之,干部制度建设就会出现偏差失误。但是,仅有正确的干部路线而缺乏严密科学的干部制度作保证,正确的干部路线也难以有效地贯彻执行。延安时期、党的八大前、改革开放新时期,干部制度建设积极服从服务任人唯贤的干部路线,成为历史上干部制度建设最好的几个时期。王明"左"倾错误在党内占据统治地位时期和"文化大革命"时期,推行了一条错误的干部路线,干部制度建设出现严重偏差甚至大倒退,正确的干部制度遭到严重破坏。

干部制度建设必须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只有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才能保证干部制度建设的正确方向。而干部制度建设,是更好地坚持党管干部原则的重要保证,只有不断地改革和完善干部制度,才能更有效地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由于党所面临的形势和任务不同,党管干部的具体要求也会有所变化,坚持党管干部,必须同改进干部管理方法相结合。我们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长期斗争实践中,为了适应客观形势的变化和各个时期中心任务的需要,在坚持党管干部的根本原则下,不断调整、改革和完善干部制度。比如在干部管理体制上,革命战争年代,实行高度集中的干部管理体制;新中国成立后,逐步实行了分部分级管理干部的体制;改革开放以后,采取分级管理、层层负责的办法,下放干部管理权限,实行下管一级,使干部制度建设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干部制度建设必须着眼于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我们党历来把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作为干部制度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延安时期,我们党是把"增加干部的知识"、"增强干部的党性"、"提高干部的能力"作为干部制度建设的着力点,逐步形成了一整套干部教育、培养、考核、选拔制度。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尽快提高干部队伍政治、思想、文化素质,党中央作出了一系列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的决定、指示和计划,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党的干部制度。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干部制度的改革和创新取得了很大成就,为现代化建设培养和造就了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

干部制度建设必须坚持制度制定与执行并举。干部制度建设是一个制定制度、执行制度并在实践中检验和完善制度的完整的动态过程,两者不可或缺。制度的制定是基础,制度的执行是关键。回顾党的历史,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干部制度建设的最好时期,往往是既重视制度的制定,更重视制度的实施以及在实践中检验和完善。而在干部制度建设曲折发展时期,不仅制度的制定得不到重视,而且一些好的制度也不能很好的执行。

干部制度建设必须注重整体配套。干部制度是党的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党的领导制度、组织制度、工作制度、管理制度、监督制度有着密切的联系。干部制度建设要与党的其他制度衔接配套,做到通盘考虑,相互协调。干部制度本身是由许多具体的制度组成的,不同方面的制度起着不同的作用,它们相互补充、相互促进,但不能相互代替。只有对干部制度建设作整体和通盘的考虑,使各项制度不断得到健全和完善,成为一个成龙配套的科学网络体系,才能发挥出制度的整体功能。如针对前些年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中重单兵突进、轻整体配合的问题,《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纲要》注重了各项改革措施的相互配套,形成了一个有机的制度体系。各地在贯彻落实《纲要》过程中,对各项改革作出了全面部署和安排,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效果。全国干部制度改革出现了全面推进、配套进行、深入发展的新气象。

三、改革创新是干部制度建设的活力之源

改革创新是干部制度的活力之源,生命之本。进一步深化干部制度改革,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纲要》。

以扩大民主为改革方向,进一步提高干部工作的公开度和透明度。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扩大民主是干部制度改革的基本方向。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是干部工作民主化建设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两个重要方面。要优先发展党内民主,并以党内民主带动和促进人民民主。党内民主体现在干部制度改革上,一是干部考察主要是在民主推荐、民意测验和民主评议中,进一步改进方法,扩大群众参与的范围;二是在党委讨论决定干部中,建立健全制度化、规范化的民主议事规则和工作机制,真正发挥常委会的作用;三是强化全委会和党代会的功能与作用。扩大民主有多方面的内容,当前的重点,应是改革和完善选举制度,并把它作为干部制度改革的重要突破口。

以解决干部"能上能下"为工作重点,建立健全竞争激励和淘汰更新机制。干部能上不能下问题,是长期困扰干部工作的一个难题。干部能上能下问题能否得到有效解决,是衡量干部制度有没有活力的重要标准,应当作为干部制度改革的工作重点。解决干部能上能下问题,必须从"上"和"下"两个方面入手,建立起正常的竞争和更新机制。首先,观念上要创新。在解决"上"的问题上,要打破论资排辈、平衡照顾、求全责备的思想;在解决"下"的问题上,要克服"官本位"意识,消除患得患失心理。其次,机制上要创新。解决干部"下",要划定不称职干部的标准,并排除各方面的干扰,迈出步子;要下决心建立职务任期制度、任职试用期制、辞职制度及部分领导职务聘任制等,建立和完善干部能"下"的各项配套措施;要通过实行待岗、转岗、降职、改任非领导职务等办法,疏通干部"下"的渠道。解决干部"上",要引入竞争择优机制,重点是推行公开选拔、竞争上岗等改革措施,扩大范围,改进方法。

以建立和完善制约、监督机制为有效保证,加大对领导干部及选择任用工作的监督力度。我们党历来重视干部监督,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这方面的工作有了很大进展。但离形成一个健全完善有效的监督制度体系,还有很大差距,监督制度执行不力、监督效果不好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加强监督机制的建立和完善,一要树立"全程化"监督意识,形成多层次、全方位、强有力的干部监督体系,监督关口不但要前移,监督的范围还要延伸,监督的方法和手段要改进。二要重点加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的监督。要认真执行领导干部财产申报制度、离任审计制度、重大事项报告制度,完善干部谈话制度和诫勉制度。研究建立领导引咎辞职制度和弹劾罢免制度。要强化组织监督、规范群众监督、引导舆论监督、发挥社会监督。三要加强对干部选择任用工作的监督。从干部的推荐提名、考察考核、讨论决定等每个阶段和环节严格把关。建立并完善推荐、考察、决策责任制和用人失误责任追究制度。

以科学分类管理为基础,建立各具特色的干部管理制度。改革开放以来,原有的采取单一的模式来管理所有干部的做法已经改变,党政机关、企业、事业分类管理的格局初步形成,但分类管理的体制尚不健全。因此,要在建立各具特色的符合不同类型人员特点的管理制度上下功夫。一是健全党政干部管理制度,党政领导干部和党政机关干部分别实行不同的管理办法。党政领导干部实行任期制,党政机关干部实行委任制和常任制,部分职务实行聘任制。二是建立健全企业人事管理制度。重点是建立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管理制度,实行产权代表委任制和公司经理聘任制,探索公开招聘、民主选举、竞争上岗等多种选任方式,以提高企业经营管理者市场化配置的程度。三是完善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全面推行聘任制和岗位管理制度。专业技术人员实行岗位聘任制度,推行专业技术资格认证制度和执业资格注册管理制度。管理人员实行聘任制度。

以改革收入分配制度为重要措施,建立干部激励和保障机制。过去,我们把个人正当的物质利益等同于个人主义,不承认它是调动人们内在因素的动力,因而对干部的思想教育、管理监督强调得多,对干部的激励重视不够。我们一方面要强调精神激励,要求干部发扬无私奉献的精神,另一方面要重视物质利益,深化党政机关,企业、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的改革。党政机关要实行与岗位责任相符的工资福利制度,改革完善职级工资制,逐步将福利分配货币化,探索建立廉政公积金制度;企业领导人员实行收入与经营业绩挂钩的分配制度,对业绩突出、为企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者,给予物质和精神鼓励;事业单位建立重实绩、重贡献的分配制度,实行按岗定酬、按任务定酬、按业绩定酬的分配办法,积极进行按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分配的试点,形成向优秀人才和关键岗位倾斜的分配激励机制。

总结过去,思考未来,我们要把80年党的干部制度建设的基本经验这笔宝贵财富转化为推进干部制度改革的强大动力,努力走出一条依靠制度治干的路子,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持。